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生鲜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产、干货及日配、熟食和糕点。随着线上生鲜电商出现“裁员倒闭潮”,“盒马鲜生”、“京东7fresh”、“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物种诞生,线下生鲜再次引发关注。
(相关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生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
生鲜电商现有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模式(社区门店、社区拼团等)和传统电商模式等四种模式。目前,前置仓模式和到店+到家模式的电商App占据了生鲜电商AppTop10的前5名:每日优鲜、永辉生活、盒马、大润发优鲜、叮咚买菜,发展形势良好;社区模式主要从二三线城市展开,未来会有一席之地。而其广阔前景已吸引了巨头们的关注:阿里直接下场自建生鲜电商;腾讯主要通过与京东、永辉超市和美团合作参与生鲜市场布局。
为完善冷链供应链体系,多维度共振促进农产品冷链服务升级,一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和农业生产流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平台等农产品供应链上不同主体的紧密合作,实现生产、流通两个环节追溯工作衔接;另一方面,加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品台,实现全过程可追溯体系。
生鲜电商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了70%,其中前十名城市的用户占比超过50%,北京、重庆、上海是其大本营。而近7成的用户都是女性,以25-34岁为主,其次是45岁以上的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白领是生鲜消费的生力军,用户占比超5成;其中近6成的用户有小孩。总体来来说,生鲜电商的用户更关心便捷生活、旅游出行、运动健康、电子商务和综合资讯等移动媒介App,其中最喜爱便利超市类、家政服务类、攻略类等的App。
生鲜行业市场规模
生鲜零售的发展历经了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生鲜电商、新零售4个阶段。生鲜配送模式的新零售做法,一般是在线上端提升原有电商业务的配送效率,同时在线下端以便利货架、便利货柜等形式进行布局。以每日优鲜、易果生鲜为代表。
2020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生鲜产品作为我国的基础消费品之一,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提高,业内机构预计未来生鲜零售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到2025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
生鲜行业细分市场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许多冷链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冷链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2022年4月1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五部门再次联合发声,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冷链运输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及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的要求,冷链产业政策支持再次加码,为冷链仓储行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2020-2022年的疫情期间,跨地冷链运输和存储需求也显著驱动冷库建设及冷链仓储行业发展。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上海市粮食、生猪、蔬菜自给率仅为20%、10%、40%,八成以上货源(除绿叶菜外)依赖外省供应,尤其是每日蔬菜供应量达8500吨。
在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前置仓冷库、冷链配送箱的数量、容量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速冻食品、预制菜等需求也被进一步激发,尤其是大型商超、预制菜等企业需要大面积冷链仓库面积及购置大批量冷柜,这将进一步激发冷链仓储行业需求增长。
生鲜行业报告对中国生鲜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生鲜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生鲜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7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